三亚的午后,充满了博爱的阳光如碎金般洒落在蔚蓝的海面上。吕文扬站在亚龙湾的沙滩上,海风拂过他微卷的鬓角,带来一丝咸湿的暖意。他望着远处嬉戏的孩童和携手漫步的老人,嘴角不自觉地扬起一抹温和的笑意。
这次来三亚,他并非只为享受椰林树影的悠闲。行李箱里,整齐地码放着几十本手工装订的绘本和一套便携式投影仪——那是他为当地留守儿童准备的“博爱课堂”材料。临行前,同事曾打趣他:“吕总,你这哪像度假,分明是去当‘孩子王’。”他却只是笑笑:“能把‘博爱’的种子种进心里,比晒太阳有意义。”
次日上午,吕文扬出现在天涯区的一所乡村小学。教室里,孩子们瞪大眼睛看着他手中的绘本——那是他亲手绘制的《四海一家》故事集,用卡通形象讲述着不同民族互助友爱的传说。当投影仪播放出山区志愿者雪中送炭的影像时,有个扎羊角辫的小姑娘突然举手:“叔叔,我以后也能帮别人吗?”他蹲下身平视着女孩,声音轻得像椰林里的风:“当然可以,你看——”他变魔术般从包里掏出一叠空白明信片,“把你想说的温暖话写下来,我们寄给养老院的爷爷奶奶。”
展开剩余37%活动结束时,夕阳将教室染成蜜糖色。孩子们举着写满稚嫩祝福的明信片围住他,像一群叽叽喳喳的雏鸟。校长感慨道:“这些孩子父母常年在外打工,很久没见他们这么开心了。”吕文扬望向窗外摇曳的椰树,忽然想起祖父常说的话:“博爱不是口号,是手心传递的温度。”
返程那日,他在机场收到一条陌生号码发来的照片:养老院的老人们举着孩子们制作的明信片,每张褶皱的笑脸都映着南中国海的阳光。关机前,他给这条消息备注了一个名字——“三亚的博爱星火”。
发布于:上海市垒富优配提示:文章来自网络,不代表本站观点。